亚历克斯*正在办公室开会,突然接到母亲打来的一系列未接电话。当他回拨时,母亲在电话另一端听起来处于惊恐万分的状态。
母亲告诉他,刚刚支付了2万令吉赎金以解救他,帮他脱离警方扣留。
“我给母亲回电时,她的焦急语气,让我至今记忆犹新。”
跟儿子通话前不到三个小时前,亚历克斯的母亲她接到一个自称是警察的来电。他们告诉她,亚历克斯因为非法持有毒品而遭扣留。
电话中的警察开口索要5万令吉,承诺可以释放亚历克斯,让他免于刑事提控,同时保障他在扣留期间免于伤害。
通话过程,亚历克斯的母亲还通过电话,依稀听见对方所在的地方,有人在反复求救,而求救者听起来像是亚历克斯。
担心儿子安危,亚历克斯的母亲同意把银行账户的所有存款,汇给对方。
她放下手头一切工作,前往离她最近的银行分行办理汇款。她告诉银行职员,这是为了装修房子。她提领了2万令吉——这是她储蓄账户内全部的存款。
当儿子终于回电,知道儿子在上班安全无虞,亚历克斯的母亲终于松一口气,但同时也马上陷入痛苦,因为发现自己被骗了。
当亚历克斯终于回电时,母亲意识到他正在工作并且很安全时,当下的欣慰感很快就变成痛苦。这证明她被骗了。
“当她打电话给我的时候,她已经感觉事有蹊跷,觉得被人骗了,因为那个打电话给她的‘警官’在拿到汇款后,就马上中断了联系。”
亚历克斯的母亲至今仍耿耿于怀,拒绝谈论这次的受骗事件。
骗走数百亿令吉
亚历克斯母亲积蓄被骗光的同一年,马来西亚有2万6000多人遭遇同样的恶运。那一年,诈骗引发高达7亿20万令吉的损失,而亚历克斯母亲所经历的电话诈骗,则涉款1亿9940万令吉。不幸的是,这个趋势没有减缓的迹象。
单是2023年,在线诈骗案就有约3万宗,造成至少 13亿令吉的损失。
犯罪学家阿克巴(Akhbar Satar)说,虽然执法、技术和安全漏洞有利于骗子,但诈骗案有增无减的部分原因是:骗子有能力操弄人性。“没有人能够幸免于网络和电话诈骗。”心理学家也同意这种看法。
以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(Daniel Simons)和克里斯托弗(Christopher Chabris)的研究为例,他们研究人类的直觉和认知习惯,以及它们如何使人容易受骗。
上述引文来自心理学家所撰著的《没有人是傻瓜:为什么我们会被骗,我们能做些什么?》。
“他们(观众)只剩下自己脑海中仍然记得的证据,几乎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去想其他的牌。”现在想想看这个事情。
为了正常生活,我们的大脑通常会偏向相信一切都是安全和真实的。丹尼尔和克里斯托弗在书中写道,“我们的默认设置就是相信。”
“基于我们的真相偏差,我们相信我们所见,至少是接近现实的,我们没有被故意误导。”
讽刺的是,选择性注意和真相偏见结合起来,却恰恰可以用来误导他人。它们是骗子的伎俩之一,骗子们利用这些伎俩来操纵原本理智的人,使他们放弃大笔金钱。
战斗或逃跑
大马心理学家阿尔文(Alvin Tan)说,最常见的策略是制造危急情景,触动“战斗或逃跑”的反应。
“(在诈骗新闻底下),你通常会看到有人评论,质问受害者为什么不这样或那样做,他们相信很容易就可以避免受骗。”
“但事实上,一旦处于恐慌惊吓的状态,我们便无法理性地做决定。”
阿尔文说,这种人类倾向非常正常,许多心理学家在治疗患者时主要就是针对这种倾向。
“我们要教育患者的第一件事就是……当发生这些令人沮丧的情况时,我们该如何处理。”
“治疗时我们陪同他们,解决我们称为“激活事件”的问题。在遇到骗子的高压力情况时也是如此。”
“最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完全退出事件,因为这个时候,‘战斗或逃跑’心理机制尚处于低度激活状态,我们只要重整情绪,就能够更明智地思考。”
打破魔咒
他进一步指出,突破心理障碍的一个简单办法就是,休息一下。
“花5分钟或10分钟,喘口气,打电话给有关当局。如果对方声称从银行打来的,那么你就联系银行核实。这五分钟或十分钟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。”
对瑞安(Ryan)来说,朋友的一通电话打破了魔咒。
瑞安是个年轻的专业人士,是成千上万名坠入“求职骗局”的受害者之一。
自2021年以来,“求职骗局”造成了3亿零20万令吉的损失,更糟的是,受骗者多是急于寻找生计糊口的人,他们上了“兼职工作”诱饵。
瑞安在2019冠病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失业,他没有了收入,于是通过谷歌搜索“兼职工作”,而找到的是个提供兼职工作的网站。
他被诱导加进一个WhatsApp群组,在那个群组里,其他像他一样的求职者都可通过完成任务,而获得诱人佣金。
瑞安直言,虽然实际任务不明确,但“佣金很诱人”
他原先在群里潜伏观察,过了两个星期终于认定那些任务看起来合法。于是,他上钩了。
那些任务包括“付款购买”Shopee上的商品,但交易不是直接在该电子商务平台上进行,而是将钱转到指定的银行账户。作为回报,他将获得佣金。
“前三次,我都拿回了我的钱。我很兴奋,我想,我可以做这份工作来维持生计,我上钩了。之后,那些(我必须付钱)的‘物品’会变得越来越贵。”
不仅物品更加昂贵,任务也变得更加复杂,完成任务的时限缩短,以至于有时他无法完成任务。
每一次,瑞安会再接另一些任务,以收回自己投出的资金。但不到5个小时,他就损失1万8000令吉。
若继续下去,瑞安可能会损失更多。在这场骗局中途,瑞安接到一位朋友来电,于是把其兼职工作告诉对方,朋友在几秒钟内就鉴定这是求职骗局。
“我的心立即沉了下去,感觉整个世界都暗掉。我记得当时我在想,我都做了些什么?”
一步又一步的操弄
“Relate Malaysia”是个反诈骗组织,它指出,除了利用瑞安的恐惧和惊慌之外,骗子还有两个经常使用的操弄手段。
就如战斗或逃跑心理机制,专家表示,这些手段也在嘲弄人类的心理倾向。
“骗子通常会操弄我们的情绪和欲望,比如对财富的渴望、害怕后果,或对人脉的需求。”
“他们往往承诺金钱收益,或利用‘错过’的恐惧,或制造时间压力,诱使他人服从要求。”
有反诈意识还不够
犯罪学家阿克巴说,教导民众辨识诈骗警讯,并告诉他们如何摆脱,或是减少诈骗的方式。
阿克巴从事诈骗案研究几十年,他认为,提高意识仅是防诈方程式的一部分。
他说,当局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,以堵住骗子所利用的漏洞。
过去几年,银行业、电信业以及执法机构推出了各种打击诈骗的举措。
这包括公布骗子用以骗财的银行账号、建立国家诈骗应对中心(NSRC),以及在全国巡回举办防诈宣传活动。
许多银行已停止使用短信“TAC系统”进行在线交易验证,并在汇款程序中增加更多“门槛”,以阻止潜在的诈骗案。
但阿克巴提醒,“骗子总是领先两步。”
他举例,当政府宣布成立国家诈骗应对中心时,骗子就开始伪装成该中心的电话接线员,使受害者以为自己被骗了。
资料泄露也使骗子掌握优势。在许多案件中,骗子会联系受害者,提供验证信息,如他们的地址、银行账户信息和身份证号码,以赢取信任。
阿克巴表示,“我们需要在执法机构内培训更多这个领域的专家,并聘雇更多的善良黑客,他们可以帮助执法机构预防、拦截、定位和侦查诈骗集团。”
关键资源难得
此外,防诈的关键资源也未能普及到大众身上。
当玛丽莎*(Marissa)开始觉得她投资的加密货币交易公司有些不对劲时,她开始致力在网上搜罗信息,以查证公司是否合法。
经过几天的网上搜索,她才找到了警方的Semak Mule网站,并发现她汇款的银行账户有三份警方报案,很可能是个“骡子账户”。
她在一篇旧新闻报道的底部找到了有关Semak Mule网站的信息,那是几年前一名国会议员召开记者会的新闻。
“它深埋在谷歌搜索结果内。我真的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它。”
之后在朋友的帮助下,她才发现自己投资的网站,竟然是在她进行第一笔交易的前几天才刚刚设立。
但她说,更糟糕的是,虽然面对着三份警方报案,接收其汇款的银行账户仍可正常交易。
截至今年1月,针对上述马来亚银行账户的警方报案共有11起,但它仍可正常交易。《当今大马》已联系马来亚银行寻求回应。
该银行账户和网站在4个月后才被封锁。
无止尽的猫抓老鼠游戏
去年,国行举行的反金融诈骗论坛上,执法机构列举了逮捕和提控诈骗分子的各种障碍。
国家反金融犯罪中心(NFCC)副总监兼检控官卡马鲁(Kamarul Baharin)说,这主要在于大多数骗局很复杂。
“当国家诈骗应对中心收到诈骗受害者的投诉时,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冻结涉案银行账户,并封锁电话号码。”
但他说,即使是这样,也不可能第一时间完成。
他指,大马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(MCMC)虽然有权冻结电信服务账户,但也事先需有证据显示涉及电话号码用于诈骗,以避免错杀。
就银行账户而言,诈骗者行使“分层”交易,即让资金在不同银行账户间转移,以掩盖资金流动,这也令金融机构难以快速行动。
“当据称遭骗走的钱,与账户的其他资金混在一起后,我们要如何区分账款和其他资金呢?”
大马通讯与多媒体委员会副总监瓦希达都(Wahidatul 'Abdah Aminul Rashid)表示,骗子也惯常使用“骡子账户”(从第三方租出的账户),因此很难将他们绳之以法。
她也指出,法律无法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,也是反诈障碍之一。
有些骗子依靠“欺骗科技”,掩盖自己的真正电话号码,而这种应用程序可以在网上轻易找到。
利用这种科技,来电显示会让人误会来电者是自己相熟的人。
“因此,我可以用它打电话向别人要钱。这种科技非法,但(由于应用程序是在国外创建)它不受大马法律所约束。”
当局与诈骗集团犹如进行无休止的“猫捉老鼠”游戏,令人相当沮丧;如今,当局希望公众能承担更多责任。
她说,归根结底,抵御网络和电话诈骗的最终防线是公众自己。
“我把他交给警察,但他至今仍逍遥法外”
但在某些案件,当局拒绝提控骗子的决定令人很是费解。
莎拉(Sarah)是名三十多岁的企业家,她在网上结识了一个男子,在陷入爱情骗局几个月后,她不仅揭穿对方的真实身份,还将他交给了警方。
当看到警方把他上拷带走时,莎拉既为自己上当受骗而悲痛欲绝,又为骗子(据称他还用不同的名字诈骗了许多女性)将受法律制裁而如释重负。
但她的欣慰不久。没多久后,她得知检署不会把她的案件带上法庭,使诈骗她的男子得以逍遥法外。
即使在短短几天的草率调查时,调查官已经暗示事情不会有结果,毕竟她是“自愿”把钱交给骗子。
之后,莎拉的代表律师向总检察署提出上诉,列出了或能提控骗子的罪名,包括诈骗罪。
“(调查官)要求提供银行账户和对账单等文件,但在收到文件的几个小时后,她向我的律师发送消息说,案件已归类为无进一步行动(NFA)。”
"我后来发现,她取得我跟(骗子)在银行的闭路电视录像,而认定我未受胁迫。”“这实在令人气馁,我直接把他交给警察,但他如今却逍遥法外。”
和莎拉一样,虽然电话诈骗事件已过去了多年,但亚历克斯的妈妈仍心有余悸。
亚历克斯的母亲被骗去积蓄后,他的家人立即向警方报案,提供了骗子的电话号码、银行账户和账户持有人姓名等详细信息。
然而,当他们把问题通知银行时,已来不及阻止转账了。交易在几分钟内完成。
虽然事件已过去好几年,但亚历克斯和其家人偶尔还是会想,警方是否可以做更多,有效地揪出罪犯并提控他们。
“我代表我母亲向警方报案时,事情才发生了几个小时,何况我也有他们需要的所有细节。”“所以,警方究竟是真的束手无策,还是这种事情太多,以致他们无能为力?”
这加剧了心灵的创伤。
亚历克斯直言,“我们从未无法放下这个事情。”
“关键不是钱,而是她诈骗案带来的创伤。当时她是多么脆弱无助,事后则自责觉得自己很蠢。”
“这不仅仅是损失2万令吉的问题。受害者的蒙受的创伤远远超过金钱损失。我们还不够关注这个事情。”
*编按:为保护隐私,本文诈骗案幸存者使用化名。
相关资源
投资前,确保投资计划合法:
(此列表显示的是未获授权的单位,但它并不详尽)
您还可以检查涉及网站:
- WebParanoid 诈骗数据库,可查找具有潜在危险的网站
(诈骗网站通常是新创建的,但并非总是如此)
在你通过银行转账之前:
- 到警方的Semak Mule网站,检查收款人银行账号是否可疑
- 如果账户持有人是一家公司,请在大马公司委员会的数据库中搜索该公司的信息。
(诈骗网站通常是新创建的,但并非总是如此)
其他资源:
- 如果有人来电,声称是从银行打来,请挂断电话,并拨打相关银行的24小时热线,以亲自核实详情。
若是其他服务单位或机构,您也应该这样做,例如,如果有人声称是从快递服务或警局打来的电话。点击这里,查找离您最近的警局电话号码。
- 欲了解如何在WhatsApp上拦截和举报可疑电话号码,请点击这里。
- 如果有人使用Telegram来诈骗,或有人在Telegram冒充你,请点击这里举报。
- 如果您认为自己受骗,请拨打国家诈骗应对中心(NSRC)的电话997(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8点)
- 点击这里了解其他的诈骗手法。